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凱
農世界網記者現場報道,第六屆A20新農展“匠農在中國系列分享”,于11月3號10:00-12:00在展館B館舉行。
活動邀請了中化集團熊貓指南CEO毛峰、李傳芳黑豆創始人張玉鵬、陽光玫瑰種植高手吳小平、莊怡農業創始人莊展中、象山柑橘博覽園園長韓東道、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凱在活動上分享了自己對于新零售的看法。
以下內容由農世界網記者現場速記整理,內容有刪減。
我是李凱,來自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天的主題是《匠農中國技術支持中心,助力新農人》,上海芳甸通俗點講,就是解決植物的吃飯和喝水問題的公司。
什么是匠農呢?我認為就是那些愿意拼盡全力,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想把自己最優質、最精致的農產品奉獻給大家農業從業者。
上海芳甸作為在水肥一體化和植物營養方案這個點上,深耕了13年的公司,我們覺得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去給各位新農人助力。
今年是中國建國70周年,這70年間,在節水農業領域、滴灌噴灌科技領域涌現了一大批科學成果。
節水灌溉面積現在已經達到了4.7億畝,包括肥料的科學使用,從過量施入到現在的零增長,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生物防控等新技術。
可以說這70年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就,現在已經進入向現代化農業邁進這個新階段。
在新的階段當然有新的問題,我們上海芳甸作為深耕13年的企業,我們覺得我們有責任去助力新農人創造美好的未來。在這之前,我想先說一下很多基地老板面臨的困惑,這應該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第一,老板不常住地管不好;第二,老板不懂技術管不好。我覺得有必要在這里澄清一下,我們這個行業還是比較靠譜的,只不過有些人的思維方式有一些問題,他們一個勁的去推薦老板用最貴的,最好的產品。
但是老板是把基地當作一門生意,既然是做生意,那就既要開源也要節流,不能一味地增加成本。因為農產品價格是非常不穩定的,一旦投資過大,農產品價格特別便宜,這個損失,他們是承受不了的,所以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地。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去給基地老板去設置一些最適合的、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方案。
我們期許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這么三點:標準化、去壁壘化、透明化。
我們希望植物營養方案標準化,我們希望我們的灌溉方案標準化,我們希望種植管理標準化,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
什么叫去壁壘化
第一就是基地老板可以不再聽任技術員的擺布,說得比較尖銳,但是在實際的博弈過程中,其實就是這么回事,因為老板不懂,你只能去聽技術員,我們希望這種標準化的方案出來,可以讓一個不太懂的人也能操作;
第二是非專業人士都能操作,比如說我們的灌溉可以實現傻瓜式操作,一個完全不同的傻瓜,只要按一下鍵就可以搞定,讓老板清楚地知道該干什么,為什么這么干;
第三個是透明化,經過一系列的檢測,到了產品的階段,沒有基地配備中心,直接產品直達基地,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我們希望各位新農人一道共同努力,讓種植更輕松,讓農業更美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