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植保無人機,李杰可以說得上是行家。
2011年,李杰在河南滎陽成立了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從事農作物種植、供給成員生產資料的同時,也提供農業技術服務,以及土地托管服務。而植保無人機,是李杰及其團隊承擔10萬畝冬小麥種植的主要幫手之一。
農歷正月悄然過去,作為主要產區之一,河南的冬小麥已經返青。李杰說,在這個時候,田間的雜草也會冒出頭來,除了要除草,春季的田間管理還涉及防治根腐病、控制旺長、防治倒春寒三個方面。講到“控旺”,李杰提到,在合作社負責管理的10萬畝冬小麥中,都是優質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主要是做餅干、面包的原料?!斑@種小麥,都是弱春性小麥,返青時節正是冬小麥拔節期,是必須控制旺長的。小麥的第一節秸稈如果能長得壯實一些,也就不容易倒伏,后續收割起來也更加容易,且不會影響產量?!?
而如果這些工作全部由人工去做,對于擁有五六畝地的家庭,即使全員上陣,干個七八天也未必能完工。但是對于植保無人機來說,就容易多了。
在李杰的合作社,6臺植保無人機在一天內能噴灑2500畝冬小麥?!昂献魃缬?名機手,10架無人機,每個人都能同時控制兩臺機器?!崩罱芙榻B,合作社真正啟用植保無人機是在2013年,這幾年也算見證了無人機的更新換代,與第一代相比,正在使用的第五代植保無人機可操作性更強,“比如說第一代無人機無法躲避障礙物,也沒有定位系統。
到了后幾代,已經能夠繞過障礙物,同時也能在農藥用完、電量將盡或者快沒油料的時候報警并標注地點,迅速返回,物料加滿后,又能回到標注地點繼續作業?!?
在李杰看來,在疫情期間,能夠避免田間人員接觸只是現代化無人機植保設備帶來的好處之一,而在更多的日子里,無人機除了幫助農民從耗時耗工的農活中解脫出來,還能減少藥害的發生、做好春灌,同時也避免了農藥沾染身體。
到今年,李杰承擔了滎陽4萬畝冬小麥的土地托管,加上周圍5個市縣,合作社負責管理的土地面積已有10萬畝。這10萬畝地,也只是合作社10臺無人機1個月左右的工作量。無人機的速度很快,完全可以趕得上春天的腳步。
更多信息請關注農世界網#植保飛手#專欄